王怀昭,汉族,福建泉州人,厦门大学文学博士、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后。现为我校讲师,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。研究兴趣在性别与文学文化研究、乡土小说研究、诗歌研究。讲授“中国现当代文学”等课程。
论文(部分)
《暖昧的现代性 —— 与汉学家周蕾商榷张爱玲的阅读政治》,《外国语文》(一作,CSSCI)2014年第2期.
《华文诗学综述》,《文艺研究》(二作,CSSCI)2014年第6期.
《暖昧的现代性 ——论萧红<生死场>中的女性身体书写与国族认同》,《山东女子学院学报》2017年第3期.
《从奴役到解放:女性主体的艰难指认 —— 简论电影<摔跤吧!爸爸>》,《艺术评论》,2017年第6期.
《“中国是我 我是中国 ”——余光中诗歌述评》,《艺术评论》2018年第1期.
《论贾平凹小说<极花>中的叙事伦理 —— 兼谈<哦,香雪><妇女闲聊录>》,《湘潭大学学报》(CSSCI)2018年第1期.
《论林那北小说情爱伦理之新构》,《当代作家评论》(CSSCI)2018年第5期.
《前瞻后顾:21世纪女性诗歌赋活之道》,《东南学术》(CSSCI)2019年第6期.
《关于时间的精微独白 ——评吴丹鸿的诗》,《作品》2020年第8期.
《百年中国女性文学的整体性呈现 ——评林丹娅<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>》,《学术评论》2021年第1期.
《<民谣>:民众歌谣、 文体实验与革命叙事传统的延展》,《关东学刊》2021年第1期.
《<她们>:女性经验、男性书写与启蒙视角的限度》,《关东学刊》2021年第2期.
《双重女性视角下的身体改造与主体呈现》,《艺术评论》,2021年第12期.
《<千万与春住>:器物迷恋、日常殿宇与都市社会的价值重构》,《粤海风》,2022年第6期.
《女作家的精神转向与叙事嬗变 —— 以“工农兵 ”文学时期三个小说文本为考察中心》,《南开学报》(CSSCI)2022年第4期.
主持及参与的项目
主持中山大学高校业务基本费-青年教师培育项目《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乡村想象(1949-1966)》(20wkpy120),已结项.
参与国家重大社科基金项目“《中国女性文学大系》(先秦至今)及女性文学史研究”的子课题“《中国女性文学大系小说卷(四)》编选与研究 ”(17ZDA242),未结项.参与《江苏新文学史》,撰写“世界华文文学卷”诗文创作一节.
担任过的课程
“中国现当代文学”